06年的德国世界杯,官方用球取名“团队之星”,这个国家对于足球内涵的理解都浓缩在了这个名字里。经过了“混血”的德意志战车,正在逐渐开启另一个黄金时代,只不过相比起当年那架开足了马力的战车,现在的这支德国队会让老一辈球迷有种陌生感。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德国人的典型形象出奇的相似,严谨认真和铁一般的意志是他们的代名词,某种程度上说,德国人还很保守。德国是一个擅长思考的国度,也被称作是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家。在德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叫“规矩”和“意志力”的基因,这个诞生过铁血宰相俾斯麦、顽强的乐圣贝多芬等人的国家,从不缺少顽强的意志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德国的全称翻译做“德意志”。
一提起德国足球,人们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永不放弃的形象,在落后的情况下逆转对手,一直都是德国足球的拿手好戏。曾经的德国足球也许并没有华丽的技术,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战术体系,但德意志战车就是能够以最为简单的打法不断夺得世界大赛的冠军。曾经的德国足球,是顽强、铁血、坚韧不屈等等元素的集合,而现在勒夫的球队虽然能够展示华丽的进攻套路,精神层面上的缺失却成为媒体时常诟病的问题。
德国在世界大赛中写就的历史,就是一段奋斗和不屈的历史。1954年世界杯决赛,德国队遇到了当时全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强队匈牙利。早在小组赛中,德国队就以0-3的比分惨败给了对手,而比赛开始不久球队也不出所料的落后,被匈牙利队连进两球。此时德国队球员展现出了令人恐怖的意志力,球队连进三球完成大逆转,将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队击败夺得冠军。那一年的胜利被称作“伯尔尼奇迹”,德国队依靠钢铁般的意志正式步入世界强队的殿堂。
197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队遇到了世界杯卫冕冠军英格兰。那一年的英格兰极其强大,比赛第49分钟,英格兰已经以2-0的比分取得领先。此时德国队在贝肯鲍尔的带领下展开了反击,贝肯鲍尔打进第一球,乌伟-席勒的进球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中盖德-穆勒的进球帮助德国队实现了大逆转,成功晋级。而在半决赛中,德国队虽然输给了克星意大利,但贝肯鲍尔在肩膀脱臼的情况下打着绷带完成比赛,将德国人的坚韧展现给了世界。
1974年世界杯决赛,德国队遇到了当时天才云集的荷兰队。一开场,橙衣军团就完全掌控了节奏,开场仅仅2分钟,内斯肯斯就点球破门,在这2分钟内德国队球员甚至没有碰到过皮球。但这个早早的进球并没有击垮德国人,布莱特纳顶住压力在第25分钟点球扳平比分,第43分钟盖德-穆勒打进了个人世界杯赛场上的最后一个进球。与此同时,后场的福格茨将飞人克鲁伊夫完全盯死。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永不言弃,德国队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夺得大力神杯的球队。
1976年欧洲杯半决赛,德国队在0-2落后于东道主南斯拉夫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逆转。替补出场的迪特-穆勒完成了欧洲杯历史上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史册,帮助德国队逆转杀入决赛。而在几天后的决赛中,德国队也是在0-2落后的情况下顽强的追平,并将比赛拖入了点球大战。虽然德国队最终输给了帕斯卡经典的勺子点球,但球队连续在半决赛和决赛将0-2的不利局面扳平的精神,还是让人们印象深刻。
1996年欧洲杯半决赛,德国队和东道主英格兰相遇。德国队本来就是英格兰的传统宿敌,此番遇到肩负着在主场夺冠任务的英格兰,德国队可谓难上加难。更令德国队雪上加霜的是,开场仅仅3分钟,阿兰-席勒就帮助英格兰队首开纪录。但是第16分钟,德国队依靠已经15场比赛没有进球的前锋昆茨破门扳平了比分。在点球大战中,德国队门神科普克将索斯盖特的射门扑出,安迪-穆勒锁定胜局,德国队进入绝杀夺得冠军。而科普克,正是现在德国队的门将教练。
还是1996年的欧洲杯,德国队遇到了风头正劲的捷克,这场比赛可以说是彻底体现了德国人的铁血意志。由于6名球员伤停 缺阵,德国队甚至凑不齐18人大名单,德国替补门将甚至都随时准备担任后卫。开场不久萨默尔就送给对手一个点球,博格帮助捷克取得领先。此后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替补出场的比埃尔霍夫在72分钟第一次触球就破门得分,接着他打进金球帮助德国队逆转夺冠。这也是德国队最近一次夺得世界大赛的冠军,比埃尔霍夫正是现在德国队的领队。
在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上的失败,逼迫着德国队进行改变。尤其是2000年的欧洲杯,在这一届本应属于大批“70后”的大赛中,德国人仍然派出了大量的“60后”球员,除了24岁的巴拉克和20岁的代斯勒外,其余球员的年纪都超过了26岁,队长马特乌斯更是以39岁的高龄首发出场。最终德国队以积1分,净负4球的战绩小组出局。德国人遭遇了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崩盘,此时德国人意识到,没有出色的球队,怎样强大的意志都是虚的。
自从克林斯曼接受低谷中的德国队后,德国足球从此开始了战术革新的道路,球队立志往技术流球队的风格靠拢,而青训则是德国足球变革的起点。德国的青训系统在量上有严格的要求,无论是球场条件、青训教练的人数、理疗师、医疗室等配备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德国足协并没有把这些任务都一股脑的丢给了俱乐部,足协每年都会以“协助者”的身份进行投资,德国足协在全国有366个训练基地,为俱乐部在基层选拔人才,每年的青训投入超过了1000万欧元。
最为重要的是,德国足球对于青训还有着质的追求。效仿阿贾克斯和巴塞罗那的青训系统,德国足球自上而下统一足球风格。按照国家队的战术体系,当时主管德国青训的萨默尔也在全德国推行了统一的打法,德国青年梯队的战术固定为两种:4231和442,其中442是最为基本的战术套路,4231则是和国家队达到统一的目的。基本上德国的青年球员在进入国家队后都可以很好的适应战术打法,这和青训系统的努力不无关系。
从2006年世界杯开始,改变了战术风格的德国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世界杯前热身赛中表现平平的德国队一路杀入了四强,在比赛中德国队的进攻风格令人刮目相看,球队在比赛中的表现极其出色,只是输给了最后的冠军意大利。可以说这次世界杯赛的成功,不仅让德国国家队走出了多年的低谷,更是让德国人坚定了技术化改革的道路。可以说,2006年世界杯是一个关键节点,从此德国队从强力铁血战车,变成了一台更为出彩、更为灵活、速度更快的德系跑车。
在2006年世界杯后虽然克林斯曼退出国家队,但助理教练勒夫的接手让德国队的技术化风格得到了延续。虽然曾经只是克林斯曼的助手,但德国队长拉姆曾经在自传中透露克林斯曼毫无战术可言,坊间也流传着克林斯曼只是依靠充满血性的演讲激励球队,勒夫才是德国队战术指挥家的说法。对于志在打造技术型球队的德国队来说,勒夫的执教毫无疑问是个好消息。众所周知勒夫非常喜欢西班牙式的技术流打法,从不掩饰对巴塞罗那控制足球的喜爱。
在勒夫的手下,德国队的打法越发华丽,德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稳定在前四名的成绩。2008年的欧洲杯赛上,技术化的德国队一路杀入决赛,因为一次意外失误而输给了西班牙。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德国队的技术流打法越发成熟,连斩多支强队,但还是输给了正处于巅峰的西班牙。2012年的欧洲杯上,德国队依靠技术流打法从死亡之组成功出线,可惜输给了意大利。可以说,技术流打法不仅让德国队走出了低谷,还让球队稳居世界顶级球队的行列。
1998年世界杯、2000年欧洲杯、2002年世界杯、2004年欧洲杯的经历让德国人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没实力,空有一群血性老将并不能取得胜利。的确,2002年世界杯上德国队夺得了亚军,但球队只有在决赛中才遇到了强敌巴西,其他对手都并非传统强队。值得注意的是,甚至在小组赛面对爱尔兰的时候德国队都踢的异常艰难,这和勒夫执教时期球队在预选赛阶段轻松草割对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体可以这么说,那4届大赛德国虽然继承了意志,但缺乏绝对实力。
但是改变了战术打法的德国队,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德国队从青训开始的技术化改革虽然道路正确,顺应了世界足球的战术潮流。但是在抛弃过往直来直去的德国足球风格的同时,德国国家队似乎还抛弃了过往德国球员血液里那钢铁般的意志。自从2006年后德国足球进步迅速,人们都期待国家队重夺世界大赛冠军,但是勒夫的国家队总是在大赛中功亏一篑令人失望。不少人都认为,长得很“美型”的勒夫缺乏钢铁般的意志,这也影响了球队的气质。
上文说过,德国队踢逆风球的水平极高让对手绝不敢有哪怕一刻的放松,德国队在大赛中的逆转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勒夫的手下,德国队似乎失去了这个天生的能力。要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贝肯鲍尔时期那支强大的德国队,球队在世界大赛中一共12次出现落后局面,但球队7次成功逆转取胜,逆转率高达58.33%。勒夫呢?勒夫执教国家队期间,球队7次先丢球只有过2次在世界大赛中逆转取胜对手的成绩,这被认为是球队缺少血性的铁证之一。
2012年的欧洲杯半决赛中,赛前普遍更被看好的德国队踢的一塌糊涂输给了意大利,令人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德国队在比赛中踢的异常混乱,尤其是落后的时候更是毫无章法,球员们在球场上简直就是放弃一般,毫无血性。赛后德国媒体《图片报》评论称,“亲爱的国家队:我最不想看到的是,你们又踢出了像舞蹈一样的美丽足球。亲爱的现役国脚,你们的前辈踢得并不美丽,但他们却赢得了世界杯和欧洲杯冠军。优雅的孩子们能夺得欧洲杯冠军吗?”
德国国家队缺乏意志力的一个新经典案例,则是世预赛球队和瑞典队的较量。德国队在主场4-0领先对手的情况下被瑞典队最终4-4扳平!这场比赛后不少人都认为勒夫的德国队确实有意志力方面的问题了,而德国媒体都开始认真的讨论勒夫的帅位问题。赛后德国媒体更是连用了好几个“愚蠢”来表达不满,“勒夫愚蠢!频犯的愚蠢错误痛失好局,我们太愚蠢了!这创造了我们国家队的愚蠢纪录,我们的球队从未这么脆弱过!”脆弱这个词用来形容德国队,以前有过吗?
现在德国队正在为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进行紧张的备战,大部分德国媒体都认为现在的这支德国队在各个位置上都有世界级的球员,队长拉姆和施魏因斯泰格等人更是大赛经验丰富,球队已经到了最佳的夺冠时机。但是对于现在的德国队来说,在已经有了强大球队的基础上重拾曾经铁血战车的意志力,才是夺冠的最佳“X因素”。曾经我们期待铁血德国战车可以有所变化,现在却期待技术出色的德系跑车重拾顽强。如果勒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王者德国将重登巅峰。
曾经有人说:德国人不是让你喜欢的,是让你尊重的。不过现在看来,现在的德国队完全不
缺少支持者,反倒从“尊重”的层面看,他们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表现。相比4年前,勒夫
的这支队伍已经更加成熟,他们能否应付南美群狼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