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坏"的时代:"球王"必遭整体足球谋杀
一个梅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抱歉,即便在马拉多纳时代,球王身边既有布鲁查加、巴尔达诺这类闯荡多年、效率可观的射手,亦有朱斯蒂、布朗、库休福、鲁杰里等实战效果远胜名气的防线干将助阵。即便在人才凋零的1990,半路杀出的卡尼吉亚和戈耶切亚也堪称不辱使命,反观本届杯赛的阿根廷队,尽管平均身价近5000万欧元的锋线空前华丽,但伊瓜因延续了下半赛季在那不勒斯的起伏不定,阿圭罗的伤病也时断时续,效率不高的拉维奇和人老不以筋骨为能的帕拉西奥,更像是无人可用时的救急之举,偏生一个迪马利亚淘汰赛神勇无匹,但只踢了两场好球便因伤作别。
防守一端,马斯切拉诺、比利亚和恩佐·佩雷斯组成的移动三后腰的协同保护能力,是这届阿根廷队能够在缺乏顶级中场大师(之前三届分别有贝隆与里克尔梅),组织和输送多半依赖梅西回撤的情况下,依旧能与中场强悍的瑞士、比利时甚至荷兰比拼的根基所在,而防线上神奇门将罗梅罗、越踢越有大将风度的左后卫罗霍也都对得住主力位置,但略显寒酸的配置放在30年前,或许还勉强够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诸强,则实在不够格,比起奢侈到将全队第一身价的格策放在板凳上的德国,以及德派、费尔、维纳尔杜姆、克拉西等预备队但凡上场就能发挥作用的荷兰,只有一套主力阵容的阿根廷,难道要用坎帕尼亚罗和奥古斯托这类此前几乎没和国家队合练的生面孔?
球王战术的最大弊端,显然在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梅西小组赛有多风光,阿根廷队就有多轻松;淘汰赛有多吃力,阿根廷队就有多艰苦。萨维利亚固然铸造了一个身披蓝白战袍至今的最强梅西,但代价却是梅西完全遮住了其他队友的光芒:四年之前,特维斯的单骑突进、伊瓜因的帽子戏法、海因策的头槌绝杀都曾令人印象深刻,但如今,不管队友在俱乐部是多么显赫的角色,他们只能无条件地为梅西充当人梯和炮架,甚至担任类似伊涅斯塔式的最佳二传都不可得——讽刺的是,阿根廷队全面开花的2010年,主帅是被诟病为战术外行的马拉多纳,而一手造出球王单打战术的萨维利亚,却是曾以团队足球在世俱杯决赛险些将巴萨拉下马的萨维利亚,一念之间,天壤之别。
当欧洲球队首次完成在南美夺得世界杯的伟业时,身为南美传统双雄的阿根廷和巴西,在与欧洲最讲求战术和团队的德国与荷兰的对话间,已然显出了差距:前者胜败均有侥幸成分,但场面上的被动却是不争事实;后者则干脆输得体无完肤,以极不体面的方式宣告球星战术的破产。几近逆天的梅西用自我透支让阿根廷队取得了24年以来的世界杯最佳战绩,然而操持团队足球的哥伦比亚、智利乃至墨西哥并没太费力气,就赢得了战绩和尊重的双丰收,略显喜感的是,他们的当家人,分别是被巴萨看好的夸德拉多、被巴萨刚刚甩卖的桑切斯、以及早就是巴萨一队匆匆过客的多斯桑托斯,几个精英三五条枪,只要权责明确戮力同心,便能无往不利,对于球王战术而言,这不啻于天大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