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如果把世界杯看成是一部电视剧的话,决赛这集的剧本一般可以用平淡来概括,因为谁也不想冒险。只不过,用金杯装点的结局让人充满甜美的回忆,以至于人们会忽略众多的细节。
卢:格策的进球就像关上了一扇大门,关于本届世界杯的所有谜底在那一刻全部揭开了面纱。虽然发生了很多意外,但德国人的最终夺冠也属于情理中的事情。
龙:是的,在夺冠赔率榜上,他们一直位列前茅,而且随着比赛的进程,他们是越来越热。
卢:至少从整体表现和实力而言,德国队夺冠实至名归。我一直认为,每届冠军都应该给世界足坛留下一笔遗产,一份启示,如同2010年的西班牙把传控发挥到了极致,2002年巴西的3R让人至今难忘,1998年的法国贡献了齐达内以及中场战术,1994年的罗马里奥和贝贝托缔造了完美搭档的典范……1974年德国的自由人战术,1966年英格兰的442风暴。
龙:巴西、西班牙,这两支当初的夺冠热门的表现,可以用灾难来形容。英格兰、意大利还没适应南美的水土,就打道回府了。德国人击破了欧洲人从未在欧洲之外夺冠的规律,在夺冠次数方面追赶上了意大利,而在进军决赛、战绩等数据方面已经重回欧洲代表的位置,是当之无愧的数据帝。
卢:这是德国人对于历史和数据的贡献吧,更现实的意义是,他们在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完全跌入低谷后,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仅仅用了10多年世界,就重回世界之巅。
龙:德国人夺冠,对于各个国家都是一个发展足球的样本,包括拥有世界最好联赛的英格兰、苦苦追求的日本、韩国、中国等等,那就是如何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的青训系统、运作健康的职业联赛、学习并融合其他风格、灵活运用战术……
卢:当年我们请来施拉普纳,学习德国足球,后来却自我否定,又学过巴西、英格兰、西班牙、法国等等,越学越迷茫。德国人在衰落期内也在自我反思,但更多的是从基础工作、青训开始做起,有了训练有素的年轻人后,才开始兼容并蓄的学习,有了好球员才能学会实质性的东西。很多人可能对于人高马大、动作稍慢的德国人学习西班牙的传控打法有些质疑,但他们的确做到了。仅就决赛而言,德国控球率63.9%,阿根廷只有36.1%,传球次数747比427,成功比为641比329。
龙:从决赛看,阿根廷人的想法更现实,防守反击,囤积重兵于中后场,断球后依靠梅西等人的速度和个人能力快速反击。这种重视防守,稳扎稳打的方法很适合世界杯这种赛会制比赛,阿根廷人上一次进入1990年世界杯决赛也靠的是这样的思路。当然,结果也一样,德国人在决赛中封杀了他们。
卢:如果阿根廷夺冠,留给世人的最大遗产是新球王梅西,技战术层面则略显消极。要看到的是,梅西年少时就远赴欧洲,在巴萨接受训练,是典型的南美与欧洲训练体系相结合的产物。他如果登顶,将极大刺激南美天才儿童、少年奔赴欧洲的步伐,这对南美足球意义何在呢?巴西已经快被世界挖空了,年轻球员过早踏足国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使得桑巴足球在欧洲工业化的喧嚣中泯然众人矣。
龙:南美球队这次看上去热热闹闹,但仔细一看,基本都是依靠球星个体,比如梅西对于阿根廷、内马尔对于巴西、J罗对于哥伦比亚、苏亚雷斯对于乌拉圭。而德国队的成功再次展现了团队足球的重要性,依靠个体的球队都没走到最后。
卢:很多人可能更喜欢英超、西甲、意甲,喜欢巴西队、阿根廷队、西班牙队,但稳健、健康的德甲成为了德国国家队源源不断的人才基地,这是德国队稳定发挥的关键。展望欧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家无不拥有完善的联赛体系,他们的国家队也得以稳定成长。
龙:这是亚洲国家尤其需要学习的。比利时、东欧那些球员寄人篱下的国家,球队战绩起伏不定。英格兰这种成为全球炒家平台后,严重影响了本国的球队。亚洲的联赛都搞了不少年份了,但最熟悉的是那帮买彩的,因为竞彩有日本、韩国的联赛。好的球员还是要留样,回到国家队还不一定服水土,比如这次的日本。
卢:足球的发展是需要很漫长的培育期,这支德国队就2002年世界杯开始就在不间断的换血、累积,球员结构合理,这体现了德国人的计划性和坚韧品质。
龙:可怕的是,德国的年轻球员正在不断冒出来,所以在未来数年,他们将是各项冠军的有力挑战者。我在想两年后的欧洲杯和2018年俄罗斯的世界杯,我们一定会继续看到德国队的强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