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见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里,进入决赛的是朝鲜队和葡萄牙队。好在正确的参赛双方都有重量级霉人吹捧,贝克汉姆看好阿根廷,贝利热捧德国,才不致使这场对决提前失去悬念。
马拉卡纳即将迎来的决赛对阵双方是德国和阿根廷。双方在历史上有过数次经典对决,比如1986年世界杯决赛西德在落后两球情况下追成平局,最后布鲁查加一剑封喉;2006年德国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点球淘汰阿根廷......但坊间其实看似记忆深刻,其实以讹传讹甚多的,是1990年的世界杯决赛--要不是1994年意大利和巴西那场乏味的0比0,这场德阿决赛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杯历史上最丑陋的对决。
1990年闯进决赛的阿根廷,历程甚是艰苦。八分之一决赛被巴西围攻,马拉多纳单挑阿莱芒、邓加和罗查,及时倒地为卡尼吉亚喂出单刀,1比0获胜。四分之一决赛淘汰南斯拉夫,双方120分钟未有进球,马拉多纳踢飞了点球,但对方的点球更差,阿根廷3比2过关;半决赛第17分钟,东道主意大利的斯基拉奇就打进一球,处于逆境中的阿根廷第67分钟由奥拉尔蒂科切传中,卡尼吉亚头球击破曾加十指关。双方120分钟打平,再度进入点球大战,戈耶切亚将多纳多尼和塞雷纳第4、5轮的点球全部扑出。
这三场比赛将阿根廷队的体能和人员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对巴西全队疲于奔命,对南斯拉夫时马拉多纳第31分钟“演出”到位,诱使萨巴拉卓维奇铲球---后者的铲球并未铲到马拉多纳,结果瑞士裁判洛特里斯博格却中招,掏出红牌将对方罚下。此后的90分钟阿根廷大举压上,居然没有收获进球。这场120分钟和此后对意大利的120分钟,从体能上将阿根廷队拖入了低谷。更为重要的是,作为1990年“黄牌最多,进球不多”的球队,他们在决赛之前损失了箭头卡尼吉亚等重要球员。
所以阿根廷决赛的选择是收缩防守。从第一分钟开始,这场比赛就表达出阿根廷队想要继续踢点球的愿望。偷机爆冷?压根没有可能。全场比赛西德射门23次,阿根廷队仅有一次前场任意球,对伊尔格纳的球门也没有实际威胁。前10分钟西德就有10次射门,其炮火之猛,可以想见。但我们无从批评阿根廷的保守,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只有斯卡拉里才会选择对攻。
但事后很多说法,是对这场决赛事实的极度歪曲。比如,24年后在阿迷中还流传一种说法--西德获得点球是莫须有的。第86分钟沃勒尔带球进入禁区,森西尼侧面铲球,根本未碰到球,而将沃勒尔放倒---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个点球有问题,其他多次在禁区内比这严重得多的侵犯早就可以判N个点球了。当值主裁墨西哥的曼德兹曾说,“如要想要陷害阿根廷队,有很多机会更容易判点球--如戈耶切亚放倒奥根塔勒那次。”至于蒙松第64分钟被罚下,当时他正面倒地铲克林斯曼,将右脚故意抬起,蹬向对方。这种可能直接造成对方小腿骨折的危险铲球,一直是给红牌的“示范课”。
谢天谢地,本届巴西决赛阿根廷队晋级之路尽管艰辛,但远未达到1990年的地步。迪玛利亚有可能出战,“肛裂”的马斯切拉诺也并未彻底排除到阵容外,其实在对荷兰的比赛中,梅西所做的,离马拉多纳给1990年那支球队的贡献还差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梅西私下抱怨自己体能已经耗尽,只能说明瓜迪奥拉离开巴萨之后,他对自己身体失去了管束。
世界杯决赛是足球比赛中最为功利的赛事。就像方丹对于决赛的预测,“射进第一个进球的球队将赢得最终的胜利,无论进球是在第几分钟。在目前为止八分之一决赛以来的所有比赛中,只有荷兰队在与墨西哥的比赛中成功实现逆转,其他所有取得领先的球队都最后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在功利的压力下,像半决赛荷兰的表现就完全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