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6月30日报道:
法国与尼日利亚一战,两支球队在数据统计上形成了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从小组赛阶段比赛看,法国是32强中进球手段最丰富的队伍,而尼日利亚则恰好是出现队伍中进球第二少、得分手段最单一的球队。
按照著名数据网站whoscored对于进球手段的统计方式,总共包括了5种类型的进球:阵地战进球、反击进球、定位球进球、点球进球和乌龙球(指乌龙球得分而非打进乌龙球)。按照这种进球方式分类,法国队是本届32强球队中手段最丰富的队伍,共有3次阵地战进球、1次反击进球、2次定位球进球、1次点球进球和1个乌龙球,除法国之外,没有球队5种方式全占,最接近的是哥伦比亚和荷兰(其中荷兰3个反击进球排单项第一),但这两队都没有收获对方的乌龙球。
法国队是小组赛阶段火力排名第3的球队(排名前两位也是荷兰和哥伦比亚),场均射门高达21次排名所有球队之首,他们在第二场曾5-2痛击16强球队瑞士,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最后一场与厄瓜多尔的比赛中,法国队有近一半时间都是多打一人,最终却只能0-0和对手战平,这场比赛也被众多球迷认为有假球嫌疑:以本泽马为首的法国球员尽管射门无数,却没有创造真正的威胁。
相比末战平庸的法国,尼日利亚则更是一把“神经刀”,他们先是依靠争议球1-0击败波黑,招来一片骂声,最后又与阿根廷打了一场漂亮的对攻战,小组赛阶段总共只取得3个进球,攻击力在16强球队之中排名倒数第二,仅强于希腊。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便是靠2个进球小组出线的希腊,也有1个点球得分(即占了两种进球方式),尼日利亚则成为出线球队中得分手段最单一的球队。
当然反击进球如何界定,一直是足球界的一大难题,比如尼日利亚对阿根廷的比赛,边锋穆萨开场不久那个漂亮的右脚弧线球搓射远角,也是通过一次快速反击获得的射门机会。不过那个进球如果算做反击进球也有困难,当时穆萨接到皮球时,阿根廷后卫已经基本布防到位,只能说是穆萨的那脚射门太精彩。
进攻最立体的法国,遭遇进攻“最单一”(暂时还只能打引号)的尼日利亚,这看似悬殊的对决其实暗藏玄机,毕竟非洲球队在大赛中的发挥向来不能靠常理去推测,对法国来说的利好在于,小组赛第3轮以瓦尔布埃纳为首的几个主力球员得到了轮休机会,想要在淘汰赛更进一步,尼日利亚是他们必须跨过的一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