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如果不和足球扯上,你上一次见到“乌拉圭”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
龙:这个你还真难不住我!(笑),就在去年,应该是圣诞节前,你知道这是各种媒体做年终盘点的时候,我在德国的一个国际机场候机厅买了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看看他们的盘点。正好他们推出了一个年度国家的评选……
卢:年度国家?这个评选还是第一次听说。
龙:是的,去年2013年是他们第一次做,结果选出来的国家居然就是乌拉圭!
卢:呵呵,如果英国人知道半年后在巴西,乌拉圭2比1血洗了英格兰,估计打死也不会选乌拉圭。你再说说这个评选。
龙:《经济学人》这种杂志当然要很有腔调,他们评选的标准,第一是不看影响力,因为影响力有好有坏,他们看中的是一个国家应该具备一种美德的品质。第二是要有创新性的变革,可以贡献给全世界其他国家借鉴。
卢:那乌拉圭有什么美德或者创新性的改革,在2013年?
龙:我记得有三条:第一是他们继阿根廷之后,在拉美国家中第二个通过同性恋婚姻法,这是一个不多花一分钱就能增加基友们幸福字数的好办法。第二是在全世界第一个通过大麻种植贩卖吸食合法化的国家。他们允许民众在自己后院种植6颗大麻,荷兰等欧洲国家只是允许吸食合法化。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减少犯罪率,乌拉圭1/3的罪犯是因为大麻等毒品走私入狱,合法化有可能让贩毒者无利可图。第三条,是认为乌拉圭有个好总统(何塞·穆西卡),该君性格耿直,自己开甲壳虫上班,搭飞机坐经济舱,工资收入的90%都捐给慈善,《经济学人》认为他谦虚、率直又有趣,是个有美德的好政客。
卢:今天凌晨乌拉圭继血洗英格兰后,又踩着意大利进入到16强,看来是给年度国家的金字招牌继续抹金的节奏。虽说欧洲这两位老大哥都深陷低谷期,但乌拉圭人的胜利是无可争议的,苏亚雷斯双杀英格兰,意大利人骨子里的保平争胜的猥琐心理,这次又被乌拉圭人用一个定位球尽情羞辱了。
龙:乌拉圭人其实配得上这个胜利,4年前同样在南半球的世界杯,美洲只有他们的成绩最好进入4强。死亡之组乌拉圭出线不算冷门。而且我认为乌拉圭是用英格兰的传统击败了英格兰,长传打两个前锋。又用意大利的传统击败了意大利,防守反击+定位球。
卢:乌拉圭的打法的确是有点古典主义复兴的意思。在4231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资深的林良锋老师就觉得英格兰的伟大传统还是很有效的,比如在乌拉圭身上就能看到他们伐倒英格兰人的大刀和阔斧。这个古典主义的复兴,比1986年世界杯留下的垃圾球队的名声要好得多。
龙:没有办法,乌拉圭这种不到400万人口的国家,只有通过足球才能提醒世界他们的存在。打开任何搜索引擎,你能找出的乌拉圭的链接,2/3都和足球有关。坦率说如果没有足球,你感觉不到这个国家的存在。
卢:400万人口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二线城市的规模。不仅是人口少,整个拉丁美洲的国家,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都根本存在。也就是说在中国明朝之前,这些地方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等。除了极少数印第安人,就是不毛之地。最根本的一条,是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谈资没有关注。乌拉圭和阿根廷在二战之前大量出口谷物和牛肉,很早就富庶起来,更是远离战争的世外桃源。但二战结束后,他们的社会发展极其缓慢,乌拉圭尤其慢。二战后又是一个太平洋兴起的时代,乌拉圭、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就被边缘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足球和去年这个年度国家的评选,对乌拉圭人来说尤其珍贵。
龙:年度国家能当选,关键在于他们在变,你不动别人是看不到你的。乌拉圭传统是典型的天主教国家,同性恋婚姻,大麻种植合法化这种大胆举措,在他们的传统中绝对离经叛道,教皇在此之前造访巴西,就严肃呼吁不能把大麻合法化。所以乌拉圭的变化,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那个廉洁的好总统也说大麻合法化只是尝试,不行还得改回来。
卢:那相比起来,足球就是一种安全的娱乐产品了。虽然苏亚雷斯有咬人的恶习,但卡瓦里一身的标准肌肉就很是健康。乌拉圭人认为不是阿根廷而是自己才是足球王国,他们获得过两次世界冠军,但那都是在二战之前,都在那个短暂的黄金期,他们靠足球获得了影响力,到如今依旧如此。所以这一次当世界杯再次来到南美时,乌拉圭人其实比其他人更渴望抓住这个机会,比欧洲人,甚至比南美其他兄弟都更渴望再来一次——巴西和阿根廷的常态足球早已把乌拉圭甩下几条街,所以我认为乌拉圭有理由可以走得更远,走到4年前曾经到达的4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