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足总乃“封建皇权”:固步自封无长远规划
英格兰足总理事会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传统和保守的协会组织,直到今天,英足总仍然保持93个理事代表的组织架构,而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被选入,并不是因为工作能力或足球经历。这些人毕生混迹于行政化的体制内,对现代足球的业余、对传统的坚持和对权力的固执导致了英足总的办事效率低下,更缺乏长远规划。今天的足总理事会里,英国陆军、皇家空军和海军都各有一个代表席位,甚至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孤悬海外的英联邦国家,也有一席之地。
英足总的办事效率有多么低下?曾经担任过上海申花主教练的威尔金森,在英足总当过技术总监,为了提高青少年足球培训专业程度,他拟定过一个"青少年足球发展大纲",可是为了通过这个大纲,威尔金森说他前后跟七个委员会开会,要征得包括足总执委会、足总国际委员会、足总教育委员会等各个委员会支持后,才能将这个大纲提请足总理事会决议。
1955年欧洲冠军杯诞生后,保守的英足总便开始了对其的百般抵制,他们愚蠢的认为身为足球鼻祖的英格兰不应该屈尊参加这一劳民伤财的赛事,并禁止联赛冠军参加。曼联不顾英足总反对,坚持要参加。于是英足总排出专门针对曼联的赛程故意刁难。曼联的飞机在慕尼黑遭遇暴风雪的恶劣天气影响,巴斯比爵士向英足总提请延迟英甲联赛被英足总否决,自此埋下祸因。
1989年,希尔斯堡惨案爆发。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法官泰勒做出了两份调查报告,在第一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英国足球存在的球场失修、赛事过于频密、足总和联赛委员会管理不力的各种问题。而第二版的报告,泰勒增加了更多对于职业足球管理机构的批评,例如足总和联赛委员会对于业余草根足球的全然忽视、在青少年培训方面的业余落伍、对球迷正常权益的淡漠、服务型功能的丧失等等。然而最后,英足总只采纳了第一份报告的部分内容,对第二份报告视而不见。而正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才长远的影响了英格兰足球的发展。
距离希尔斯堡惨案发生已经25年,然而英足总真正出于未来发展考虑制定的规划却仍只有当时针对《泰勒报告》所发表的《足球发展蓝皮书》,这部蓝皮书的推出也只是为了对抗联赛委员会,并没有真正实施,当时的英足总首席执行官格拉汉姆-凯利就说:"联赛委员会想要在足球事务管理的整体框架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们想从足总手中分权,还想和足总平起平坐,这是我们不可能接受的。"
时至今日,英足总仍会不时的表示将和联赛委员会合作重视本土青训,但真到了协商的时候,却往往吵个不休最后无疾而终。英超越来越商业化和国际化,可他们为国家队输送的人才却越来越少,去年英足总主席戴格就曾批评这一现象,他表示:“上赛季,英国球员在联赛球员中所占比例为32%,我们是让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还是对此做些什么?如果这个数字从32降到25、20甚至15,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还能忽视这个问题吗?”
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英足总打算做出一些改变,然而却又不敢太影响联赛委员会的利益,于是他们的新点子就被批评成了歪点子。比如英足总主席戴格正在酝酿的新举动:豪门B队打联赛。
2016-17赛季,在英乙(第四级联赛)和联盟联赛(第五级联赛)之间,成立第五级联赛英丙。英丙由10支英超球队的B队和10支联盟联赛球队组成,英丙球队可以升级,最高升到英甲(第三级联赛),不能晋级到英冠(第二级联赛)。英超B队必须有20名本土球员,19名21岁以下球员。不过这个设想刚一提出,就遭到了英国足球各界的强烈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