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替代的零件:TIKI-TAKA必随球员老死
有人说,西班牙和巴萨的战术体系,好比苹果的IOS系统,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封闭性;天才乔布斯构思打造商业帝国,克鲁伊夫、瓜迪奥拉也用坚持打造巴萨无敌的Tiki-Taka。不过这种独特的体系是一把双刃剑,强盛时代的传控战术,让对手“如同跟烟雾作斗争”;可Tiki-Taka对于个体的要求极高,一旦运转不畅,会变成空有控球、实无杀伤力的纸老虎。
想要像曾经的宇宙队巴萨一样玩转控球,至少要有4个条件:其一是拥有大师级的中场大师。这是Tiki-Taka打法的根基;其二是团队默契,像拉玛西亚青训营这种在一起生活十几年的球员,彼此间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心思,这需要时间积累。其三是前场逼抢,机会是抢出来的,这也能缓解防守压力;其四是节奏的变化能力,在控球的同时,通过传跑随时随地瞬间提速。现在的西班牙,具备这样的软硬件设施吗?
0-2输给智利,博斯克让哈维坐板凳,阿隆索成为西班牙核心。这本身就是冒险之举,阿隆索是皇马反击流派的司令官,让他指挥巴萨式的控球踢法要出问题。果不其然,西班牙第1个丢球,就是阿隆索后场出现失误被断球。阿隆索这个位置,一旦后场丢球,等同于自杀。阿隆索踢了45分钟就被换下,36次传球,成功率只有86%,也就是传丢了5次。要知道哈维、布斯克茨在西班牙国家队,传球成功率保证在94%上下。反击好手迭戈-科斯塔出任单箭头,64分钟仅有12次传球,只有8次成功。Tiki-Taka的核心要求是准确的传递,西班牙83%的传球成功率,这肯定达不到Tiki-Taka的基本要求。
对阵智利的比赛,博斯克放弃皮克和哈维,巴萨仅有阿尔巴、布斯克茨、佩德罗、伊涅斯塔首发,这4人有3个是在边路,无法形成有效的串接呼应。博斯克用一套陌生的阵型踢传控足球,有些临时拼凑的味道。席尔瓦的传球成功率79%,佩德罗82%,阿尔巴75%,拉莫斯80%,迭戈-科斯塔67%,托雷斯65%,西班牙传球成功率低,原因就在于踢Tiki-Taka却没有默契。阿隆索本场比赛5次传球失误,有3次直接送给对手射门机会,作为核心的他也没有关键传球。再传球的默契度上,博斯克临变阵导致中前场无法有效的连成一体。
2010年南非世界杯冠军西班牙,当时球队球员平均年龄是26岁零6个月,本届世界杯,西班牙国脚的平均年龄27岁284天,但在核心位置上,西班牙没有变化。卡西、哈维、阿隆索、伊涅斯塔是绝对主力,和4年前相比,西班牙经验更丰富,但跑动和对抗能力在下降。1-5输给荷兰一战,荷兰全队的跑动距离为109387米,西班牙跑动总距离则是102037米,人均跑动才8697米。伊涅斯塔、布斯克茨两大核心的跑动均未过1万米。0-2负于智利,西班牙人均跑动比对手将近少1000米!
博斯克也意识到,哈维的老去会让西班牙的控球打法产生巨大影响,但难题就在于,整个西班牙都找不到哈维的替身。阿隆索尝试这个位置,45分钟就被博斯克否定;科克踢了45分钟,但马竞核心一共送出惊人的7次长传,是中前场长传次数最多的球员,这又和巴萨的短传渗透相违背。即便是拉玛西亚自己培养的中场法布雷加斯,也没法融入巴萨和西班牙体系中。这种严重的排他性,就连马塔、卡索拉、席尔瓦这些传球顶尖的中场都无法如鱼得水,西班牙注定没有办法完成正常的新老更替。
1-5和0-2,西班牙世界头两场全败净负6球提前出局,这成绩单倒是和2002年世界杯的中国男足一模一样。2008-2012年3夺世界大赛冠军,成就史上第一的西班牙王朝就这样轰然塌下,留给世界一片唏嘘。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王朝更迭乃不变的规律,西班牙的衰落也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自然死亡。